在維修與檢查叉車時,對其磨損零配件作出修復或更換的決定,是一項很重要很細致的工作。不該修換的配件進行了修、換會造成浪費;該修、換的叉車配件不修換,會影響叉車的使用性能不能保證修理質量。如果有較完善的檢測手段,或已經(jīng)掌握了經(jīng)過篩選整理的大量數(shù)據(jù),就能比較準確地判斷配件是否可繼續(xù)使用,是否應該采取更換或者修復補償措施。因此為各種配件確定一個磨損極限標準,以作為判斷是否應該修換的依據(jù),便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事情。不過決定配件是否應該修換,不能單以配件的尺寸精度、表面粗糙度或形位誤差為依據(jù),還須考慮配件磨損程度對叉車整體使用性能的影響。
1、一般配件其磨損程度雖已超過公差,但未超過次一級配合公差者,可以繼續(xù)使用。
2、對完成預定使用功能的影響。配件因磨損而不能完成預定使用功能,例如:離合器失去了傳遞動力的作用;液壓件達不到預定的壓力;凸輪配氣系統(tǒng)不能保持預定的運動規(guī)律時,就必須更換或修復。
3、對性能和操作機構的影響。有些配件在磨損之后,雖然還能完成使用功能,但降低了性能。
4、對效率的影響。配件磨損后,會導致效率的降低。例如氣缸等配件發(fā)生磨損,會影響發(fā)動機的效率,應根據(jù)磨損的具體情況決定對某些配件是否修換。
5、配件修復方法的經(jīng)濟性。在保證修理質量的前提下,修理費用對修后使用期限的比值,要低于換件的制造(或外購)費用對換件使用期限的比值。
6、根據(jù)在修理中,是否具有修復磨損配件的工藝技術能力和條件,來決定修復或更換。